2018-01-07 11:54:09| 來源:admin| 瀏覽量:305
北京的方萍是一位酷愛戶外運動的健身達人,今年43歲的她近10年來幾乎每天都堅持跑步,天氣不好時也要在家或小區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上1個小時。今年11月,她出差去江蘇待了20多天,遇到一段時間的陰雨天氣,發現自己的膝關節會莫名疼痛。方萍開始以為是運動后的反應,所以沒太注意,因為往常運動量過大后也會有這樣的情況,只要稍后減少些跑步時間就能很快恢復。但這一次不一樣,她發現即使歇下來不跑,疼痛仍舊沒有消退,而且回到北京后還是很疼。
不得已方萍只能去醫院就醫,醫生的診斷讓她很是吃驚,她患有輕微的“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”,又稱為“風濕性關節炎”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老寒腿”。在方萍看來,自己得上“老寒腿”很是冤枉,因為她一直很注重健康和鍛煉。但醫生了解了她的情況后,很快就判斷出,她的“老寒腿”是因為運動過度且不注意相關保護和休息造成的。
“老寒腿”不僅僅是由于“老”
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在陰雨天氣或氣候轉涼時,膝關節冰冷且疼痛的老年人,這種癥狀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比較常見,因為這種腿部關節疼痛多見于中老年群體,所以大家俗稱“老寒腿”。
很多“老寒腿”患者大都因為曾經長期在陰濕寒冷的環境下工作或生活,有時即使病情好轉,一旦遇上誘發此病的氣象環境又再次復發。環境因素是“老寒腿”發作的很大誘因,但還有很多我們容易忽視的生活細節也會誘發“老寒腿”:例如夏天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里,因為室內最冷的空氣往往停留在最底層,若不注意保護腿部,也很容易患病。
雖然老年人是“老寒腿”的多發群體,但像方萍這樣熱愛健身的中年人,若平常過度運動,也會患病。從醫學角度看,膝關節是人體非常重要、最大的關節,幾乎承受著全身的重量,它負擔重、活動量大,因此關節軟骨比較容易磨損、破壞。要知道,膝關節是人體中一個比較嬌氣的關節,這里脂肪含量很少,過度使用會加速關節老化,甚至產生炎癥。尤其在進入了40歲之后,人體膝關節的關節液開始減少,關節潤滑度下降,同時,因為膠原蛋白的流失,韌性也在下降。這個時候如果再超負荷的膝蓋運動、膝蓋使用過度,就會造成膝關節軟骨蛻變和關節炎。所以除了環境的因素,不良運動習慣導致的膝關節過度使用也會誘發“老寒腿”。方萍的跑步看上去很好,但她就是因為過度運動,造成膝關節軟骨蛻變并開始有了炎癥,在陰冷潮濕的環境刺激下,顯現出和“老寒腿”一模一樣的癥狀。
鍛煉要注意保護膝關節
膝關節對人體來說無比重要,對于健身者來說,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都會使用到膝關節,所以鍛煉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我們的膝關節,不能讓它過度勞累,否則很可能得不償失。
在醫學專家眼里,無論多大年紀的人,都要注意膝關節的保健,尤其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,防止關節受寒濕侵襲。尤其對于那些愛美的年輕女性來說,深秋時節仍舊短裙飄飄,讓自己的腿部和膝部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受折磨,很容易早早就患上“老寒腿”。
在做好膝關節的保護防護同時,也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,因為適當的運動有利于促進關節軟骨吸收營養。尤其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,高血脂、下肢動脈硬化斑塊很容易逐漸形成并不斷擴大并繼發血栓,使血管變得狹窄、血流速度減慢、血流量減少。合理科學的鍛煉是減少這些病癥的最好方法,從某種意義上說,也是保護我們的膝關節。
對于健身愛好者來說,必須勞逸結合地使用膝關節,避免活動過多過量損害關節。過度執著于單一運動絕對不可取,尤其像跑步、爬山這樣對膝關節使用率很高的活動,更是不能過量。生活中,很多老年人喜歡以半蹲姿勢,做膝關節前后左右搖晃動作進行鍛煉,但殊不知這樣的半蹲,股骨下端的髕骨面所受壓力最大,搖晃則更會加重磨損,致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。
對于很多運動來說,保護膝關節除了量上的控制外,動作的標準也很重要。就拿最普通的跑步來說,跑步姿勢的正確與否,對膝關節的磨損和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如何保護膝關節
●生活中注意保暖。膝關節部位血管很豐富,寒冷會導致肌肉收縮,血供減少,如果長期不注意保暖,關節抵抗力會下降,也容易患上關節炎。
●走路不宜過久,尤其上下樓梯時要適當休息。走路、爬山運動雖然有利于健康,但運動要掌握適當方法和運動量,一味大量運動會損傷膝部。
●避免長時間的半蹲、全蹲或跪姿。這些姿勢會使膝關節長時間承受較大壓力,損傷身體,對于一些人來說,蹲馬步這樣的鍛煉方式也不一定適合。
●避免外傷和過度勞動、少搬重物。外傷會直接損傷膝關節,過度的勞動及搬運重物則往往都會使用腿部的力量,增加關節的負擔,會使膝關節過度疲勞,導致膝蓋受損。